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新闻动态 >> 内容
苏陕协作“四个转变”助力就业脱贫
发布日期:2020-09-15   来源:人社局  浏览次数: 字号:〖
 

就业是最大的民生,聚焦“六稳”“六保”,常州武进区按照“优势互补、互惠互利、长期合作、共同发展”的目标,努力搭建劳务协作平台,创新精准扶贫模式,深化就业协作内容,通过“四个转变”不断开创两地就业协作新局面。

(一)从“无序输出”向“有序输入”转变“过去的劳务输出主要是群众的自发行为,而现在的劳务协作脱贫,是政府层面有组织地将贫困劳动力输出,更为精准。”安康市人社局就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。为此,武进区人社部门改变现状,从三方面发力:有序组织返岗。积极对接陕西安康市、山西长治市、甘肃白银市等32个劳务基地,今年,通过集中包车方式组织了93辆“复工直通车”,将3500多名务工人员送至全区70多家民营和外资企业就业。有序安排就业。针对“直通车”上部分尚未就业的待业人员,服务专员根据员工基本情况,连线对接企业,匹配用工,通过意向选择、视频面试等环节,成功帮助区内规上企业招聘新员工1200余人,打通复工复产和就业帮扶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有序保障服务。提前联系企业和社区,为务工人员安排好食宿、入职体检和岗前培训等,并建立了工作群,提供保姆式服务,确保员工可以尽快有序上岗。

(二)从“单项联络”向“双方互动”转变。高标准锚定扶贫目标。成立武进区苏陕劳务协作专项工作领导小组,制定出台《关于进一步深化武进和汉滨、平利对口劳务协作的工作方案》,努力实现“长期转移就业脱贫”向“高质量稳定就业”转变。高效率加码扶贫力度。针对务工人员劳动力职业技能欠缺、岗位适应度不高的实际,武进和汉滨两地人社部门携手开展“创业指导”“电商培训”等活动,按照“缺什么就培训什么”的原则,开展线下技能培训350人次,线上技能培训1080人次,创业培训48人次,培训后就业达到90%以上。高品质推进技能扶贫。开展岗前培训、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,采取“线上+线下”培训方式,大力推进订单培训和定向培养等多种形式,根据企业需求积极探索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新模式,努力提升汉滨区、平利县务工人员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。

(三)从“政府独唱”向“政企合奏”转变。政府搭台提供便利。组织安康籍务工人员座谈会、劳务公司与本地企业洽谈会,提供合作机会,建立长效常态机制。企业唱戏共谋发展。成立安康汉众武鑫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,加强与对口帮扶城市、务工集中地企业沟通联系,广泛收集用工需求信息,建立岗位信息库,今年以来,双方累计收集就业岗位一万余个。社会参与助力脱贫。武进区在汉滨区、平利县成立劳务服务工作站,在各村(社区)选聘100名当地有影响力的劳务经纪人,实施定点服务和上门服务,构建劳务协作“区-乡镇-村”三级服务网络,破解力量、平台、协作机制单一的问题。

(四)从“泛泛招聘”向“精准推送”转变。精准投递送岗位。在“武进人力资源网”及其微信公众号上开辟汉滨、平利招聘绿色通道,加强与安康地区各院校线上互联互通,提供线上就业岗位4100余个,帮扶重点困难人群转移就业200人以上。精准匹配扩岗位。有序组织管理规范、岗位匹配的重点企业赴安康地区举办劳务洽谈会、乡镇招聘会、校园招聘会等活动;招聘会“到乡镇、进村组、入农户”,有效解决招聘会实际成效不明显、就业成功率不高的问题。今年,武进区将在汉滨区、平利县等地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6场,拟提供就业岗位6200余个。精准服务稳岗位。针对务工人员短期内不适应新环境、稳岗率偏低的问题,结合“三进三送”活动,区人社局走进企业送上惠民政策、生活必需品等“暖心大礼包”;安排工作人员为陕西地区务工人员讲解劳动法律法规,提升权益维护意识;对未就业和转业人员提供免费食宿,提升务工人员归属感、幸福感。

[打印] [关闭]
 
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 总访问量: 今日访问量:
地址: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8层 劳动保障咨询电话 0519-12333 网站地图
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  网站标识码:3204000050  苏ICP备0500361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