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2022年底,常州技能人才达139.4万名,其中高技能人才40.03万名,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达1330名,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。
一、注重政策引导,打好技能培训政策“组合拳”
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持续不断的政策引导。常州通过打好技能培训政策“组合拳”,逐步构建“1+N”技能培训政策体系,重点推动合格证书,就业技能、岗前技能、岗位技能提升,企业新型学徒制,创业以及项目制等七大类培训,并把社会职业培训纳入全市技工院校年度“十项目标”考核管理量化指标。
加强培训规划。常州在全省率先研究制定了《常州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“十四五”规划(2021—2025年)》《常州市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1—2023年)》,将职业技能培训列入重要工作目标和任务,并在全省率先开展职业院校学生“第二技能”培训,至今累计支持5万人次学生参与,有效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。
持续优化培训补贴政策。常州在省内率先出台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,3年累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提升培训91.7万人次,使用职业技能提升专账资金5.83亿元。2022年,常州又研究出台了新一轮职业培训补贴实施办法。对企业引进技师、高级技师等优秀技能人才,常州还专门出台了新政,可分别参照全日制本科、硕士的条件享受生活、租房和购房补贴。
二、深化产教融合,助力技能人才成长“全周期”
作为全国首批、江苏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,常州从产业发展、技工教育、实训鉴定等方面不断创新服务手段,加强载体平台建设,推动技能人才快速成长。
2022年,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与产教融合园内16家企业签订了年度培训计划书,通过“企中校”“校中企”两条路径,定制化、多元化培养技能人才。2015年,常州率先在全省开展以“招工即招生、入企即入校、企校双师共同培养”为主要内容的市级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,至今累计培养企业学徒1.3万多名,发放补贴资金5000万元。
积极破解高级技师培养难题,将终身学习贯穿产业工人职业生涯全过程。据统计,常州自2018年率先在全省出台《常州市高级技师研修办法》至今,累计组织金属切削师、焊工、数控等工种高级技师、技师500多人进行研修。去年9月,常州技师学院开设智能制造技术专业高级技师班,首批招收26人,在全国尚属首例。
同时,常州还创建常州技工教育集团,相继创建技能大师校园工作站12家,建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118多家,建成各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0多家、综合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2家、省级专项公共实训基地7家、省级校企联合实训中心12家,成为培训、引导、示范技能人才成长的有效载体。
三、创新评价机制,扩大企业人才评价“自主权”
以职业能力为导向、以工作业绩为重点,常州创新建立由社会、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体系,推进以第三方评价机构、用人单位为实施主体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。2019年9月,常州颁发了江苏第一批技能等级认定证书,至今已有250多家企业获评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。仅2022年,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开展9.1万人次,共8.2万人次取证,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已成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评价渠道。
2022年,围绕数字技能、智能制造、特色产业等领域,全市开展了15个一级竞赛项目和46个二级竞赛项目,吸引了全市2158家企业、3.3万余名“能工巧匠”参与,产生了一批市五一创新能手、技术能手和青年岗位能手。通过构建以市级竞赛为主体、辖市(区)竞赛为支撑、企业比武创新竞赛为基础的三级竞赛体系,常州建立健全了培训、练兵、比武、晋级、激励相贯通的技能人才培养长效机制,为加快培养选拔常州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高技能人才铺就了一条“高速成长通道”。
|